社会工作者
职业教育资格考试资讯平台
首页 > 社会工作者 > 为什么社会工作者证书需要进行登记

为什么社会工作者证书需要进行登记

为什么社会工作者证书要登记?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认证的重要凭证,具有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发展的作用。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…

为什么社会工作者证书要登记?

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认证的重要凭证,具有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发展的作用。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社会工作者的从业情况,民政部门实施了社会工作者考试登记制度。

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分为首次登记和再登记。首次登记是指在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后1年内进行的登记,有效期为3年。再登记则是在上次登记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进行的登记,每3年进行一次。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中国社会工作信息网进行登记申请,申请过程中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表和首次登记信息表,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。

通过社会工作者考试登记制度,可以更好地管理社会工作者从业情况,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。同时,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中国社会工作信息网查询相关信息、发布项目等,更好地开展工作。只有经过登记的社会工作者才能获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,并且在证书有效期内才能继续从事社会工作。

总之,社会工作者证书的登记是为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管理,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,保障社会工作的质量和安全。

2初级社工多少分及格

初级社工考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。从2022年开始,非“三区三州”地区的社会工作者考试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,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%。而在“三区三州”地区,社会工作者考试设置了不同的合格标准线,分数线在50分-60分之间,通过地方线的考生可获得当地有效资格证书或成绩合格证明。初级社工考试是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的一级,因此初级社工考试的合格标准为60分。

相关推荐